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人物特写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“世界第一高桥”的守护者

    信息发布者:王恩涛
    2018-02-22 18:28:50   转载

    每年春运,数亿人次踏上返乡路途。为了保障他们能够安全顺利回家,许许多多的一线工作者风餐露宿,忍受着与亲人分离的痛苦,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,默默付出。阳光952《贵州边关行》系列报道之《“世界第一高桥”的守护者》,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一线工作者的故事。


    (杭瑞高速公路毕节至都格段北盘江大桥 刘叶琳摄)

    G56杭瑞高速,起于浙江杭州,止于云南瑞丽,途经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贵州5省,总长3404公里。如果将目光集中到杭瑞高速六盘水站到都格站之间,短短65公里高速上,更是呈现了“桥连隧”、“隧连桥”的奇观。贵州高速集团水城营运管理中心俄脚应急中队,就是这段路的守护者之一。
    中队长周应刚告诉记者,他们的管段为G56杭瑞高速K1874-K1939,总里程65公里,这条线上共有43座桥梁,2座特大桥梁(北盘江特大桥、抵母河特大桥),以及17个隧道。


    (周应刚查看桥梁实时温度)

    桥梁底部悬空,横风猛烈,降温迅速;长下坡隧道群,驾驶时安全隐患大。1月25日,当席卷中国南部的寒潮抵达六盘水时,这段65公里的高速路摇身一变,成了阻碍驾驶员返乡的天堑。
    为了保障百姓返乡路的通畅,周应刚带着应急中队队员们通宵值班巡查,一旦发现凝冻,就立即进行撒盐除冰。从1月25日到2月7日,俄脚应急保畅中队共组织撒盐除冰30多次。


    除了撒盐,更要保畅。在云南境内,同样受凝冻影响。当云南关闭省际收费站通道时,大量社会车辆滞留到杭瑞高速贵州境,俄脚中队队员们的工作压力成倍递增。加班熬夜,已成了他们的工作常态。周应刚说:“我和我的队员们,到现在平均每天只有3、4个小时可以睡觉。我也是熬了3个通宵。”


    2008年,周应刚刚进入贵州交通系统,在沪昆高速镇胜段胜境关路政中队做基层路政员。第一年工作,就遭遇了特大凝冻灾害。周应刚回忆,2008年的凝冻,滞留车辆特别多,抢险机械也特别落后,很多时候只能依靠人力,步行撒盐除冰。
    尽管那段岁月很苦,但至今回想起来,依然温暖着他的内心。10年前,周应刚和同事们对一辆侧翻客车展开救援。也正是这件事,让他坚定了继续在贵州高速上服务的信念。
    “那次一个小型客车翻到沟里,救护车上不了。我们把大衣拿给他们穿,一个个地把他们背上来。其他人给救护车扫出一条生命通道。触动很大,高速公路管理所能体现的这份价值和责任,是其他人感受不到的。有我们在,贵州的路才会更加畅通。”
    10年后,周应刚依然奋斗在抗凝保畅一线,在大雪封路凝冻锁关时,他用实际行动为百姓趟出了一条暖心回家路。可对家人,他却始终藏有一份愧疚:工作10年,只在家中过了2次春节。
    周应刚说,在今年凝冻灾害最严重的时期,家中母亲病倒,“1月26日,年迈的母亲突发高血压,亟需送到医院。我回去以后,亲戚已经把母亲送到医院。我在病床前呆了一个小时,托付给亲戚,就回到岗位上。”


    选择了这份职业,注定要与家人聚少离多。记者问,对自己的选择有后悔过吗?周应刚回答得很坚定,“不后悔,我觉得在这个岗位上,能让更多人回到家,这就是我们的初心。”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